泰博医疗-专业的儿科医疗连锁机构
作者:作者 发布时间:2014-10-17 转至微博: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见于21岁儿童,冬春季节发病最多。受这种细菌感染后2~3天出现症状,病儿突然高热,咽痛、头痛并伴有恶心呕吐。多数病儿在发热的第二天或更短的时间出现皮疹。皮疹是鲜红色的,突出皮肤表面,有些像“鸡皮疙瘩”。皮疹先从脖子和沟部出起,在数小时蔓延至全身。面部无疹呈猩红色,但在口周不发红而显得苍白,被称为“口周苍白圈”。此外,舌乳头红肿如杨梅状,医学上称之为“杨梅舌”。持续2~3天体温下降,皮疹逐渐消退,疹旦后无色素沉着,1~2周左右可有脱皮。一般多为细屑样,严重病例可有大片脱皮。 家庭护理要点 1.首先要对猩红热病儿进行呼吸道隔离,隔离至用药后7天。居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衣服、被褥经常晾晒,在隔离期间不要让其他小孩和病儿接近。 2.卧床休息。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心、肝、肾等脏器,因此不但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而且恢复期仍要注意休息,其目的是为了预防并发症。 3.给予清淡易消化的半流食,待咽痛好转时,可改吃软饭;鼓励病儿多喝水,使尿量增加,这样有利于细菌毒素的排泄,同时也能协助退热,还能补充因发热消耗掉的水分。 4.保持病儿口腔清洁是很重要的,既有利于杀灭咽部的细菌,又可预防继发感染。年龄大的病儿,每次饭后或睡觉前后用温盐水漱口,年龄小的病儿,可用摄子夹取消毒纱布或棉花蘸温盐水擦洗口腔,勤喂水也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5.皮肤的护理。出疹期病儿皮肤搔痒,不但影响病儿休息,如果抓破了还会引起皮肤感染。所以要把病儿的指甲剪短,可用70%酒精轻轻涂擦,既可止痒又可以消毒皮肤。内衣裤要勤换,最好穿柔软纯棉布做的。脱皮时可涂油脂,有大片脱皮时要及时用剪刀剪掉,嘱病儿不能用手强行剥离,以免引起皮肤感染。 注意事项 1.一般猩红热可在家隔离、治疗与护理,可用青霉素注射或口服红霉素等抗生素,用药后1~2天体温可下降,咽痛减轻,皮疹消退。这时不可停药。因体内细菌还未完全被杀灭。一般应治疗7天,症状完全消失才可停药。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可产生外毒素,如果大量的外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就会引起毒血症。病儿会突然高热,体温达40℃以上,出现头痛、呕吐、昏迷、抽风等症状,有时还会发生严重的休克,这一类病人称为中毒型,不及时治疗,就会有生命危险。现在由于广泛应用青霉素进行早期治疗,使病情及早得以控制,这一型已少见,但是家长应提高警惕,发现病儿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送往医院。 3.还有少数病儿可出现并发症,常见的并发症有心肌炎、肾炎、蜂窝组织炎。在出疹期,病儿出现心慌气短、疲乏无力、脉搏加快,甚至呼吸困难,是并发了心肌炎的表现,应及时送到医院诊治。在发病第2~3周期间,要注意观察尿的颜色,尿像浓茶色,说明尿中有血。还要注意病儿有无腰痛及面部、下肢浮肿,及早发现孩子是否并发了肾炎。有条件的在此阶段每周留1~2次尿作化验检查。在发病1周左右,病儿发热不退,下颌淋巴结处出现红、肿、热、痛,可能并发了颌下蜂窝组织炎,在局部可施行热敷,或用化毒散,如意金黄散外敷,促使肿物吸收或局限,肿物有波动时,应到医院行切开引流术。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