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博医疗-专业的儿科医疗连锁机构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3-09 转至微博:
医药网3月5日讯 自2009年底基层医改开启的“回归公益性制度创新”安徽医改模式,以其“最彻底性”而向全国推广。其中,以“核定任务、核定支出、绩效考核补助”为核心的“收支两条线”财政补偿政策是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通过5年的实际操作,历经两次政策微调,“收支两条线”政策在此次试点方案中被正式取消。采访中,省医改办、省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认为,根据改革实践结果对政策进行必要的调整,是一种改革措施的正常发展过程,是改革的自我完善。
疑问一
废止“收支两条线”,说明这一补偿政策的失败?
权威部门:强化政府职能、切断医院与收入的利益关系,在确保基层医疗公益性方面曾起重要作用。
所谓“收支两条线”,是指医疗机构将所有收入上缴政府财政部门,经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考核业绩后,再按照一定标准向医院拨付运营经费,以此切断医疗机构与其营业性收入的利益关系。“这一‘核定任务、核定支出、绩效考核补助’的财政补偿政策,在强化政府职能、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安徽基层医改最大的突破,就在于确立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省医改办有关负责人认为,“收支两条线”管理方式,有效配合了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基层医务人员的创收冲动。
但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其中隐藏的一些政策缺陷也逐渐暴露。“收支两条线”制度下,要求基层医疗收入全部上缴财政,再按实际需求核定支出。但医院业务支出复杂且专业性强,不少地方财政统得过死,影响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同时,实行“收支两条线”后,医务人员的收入与劳动量不直接挂钩,而是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政府部门设计出的绩效考核办法实行激励。事实上,绩效分配之间的差距非常小,“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人员吃‘大锅饭’、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乃至出现医务人员推诿病人、业务量下降等情况,导致住院病人显著减少,违背了改革的初衷。”省卫计委有关部门负责人坦言。
2015年安徽卫生工作会议上公布的一组有关全省新农合住院病人分布及基金支付流向情况连续4年的监测数据证明了上述说法。数据显示,安徽新农合病人向“上”级医院和省外医院外流趋势增加明显,全省新农合病人在县外住院的比例达到30%,高于全国21%的平均水平。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