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博医疗-专业的儿科医疗连锁机构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5-13 转至微博:
医药网5月12日讯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在医疗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因为护理服务不到位,就医感受与满意度大大降低。今年3月,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管理局联合发文,提出杜绝“护士态度不热情、解释缺乏耐心、服务不到位”现象。这则通知深得民心,得到了医护及大众的支持。
在支持背后,有业内人士认为,用行政命令的方式杜绝护士“态度不好”,效果有待观察。护士态度不好主要是因为工资低、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很多公立存在同工不同酬、正式工比合同工干得少拿得多等问题。
卫生法专家卓小勤向记者介绍说,因为编制不足或出于压缩成本考虑,大部分医院聘用了合同制护士。目前医院中40%至50%的护士是合同制等非编制内护士。这些编制外护士与编制内护士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比如,在收入、住房公积金、部分保险等方面,正式编制护士优于合同制护士;合同护士参与管理及晋升的机会要明显少于在编护士。此外,相当比例的合同护士没有北京市户口,家庭不在北京,需要在北京租房,日常支出也较大。而没有北京户口,还面临着购房、购车、孩子上学等诸多困难。
事实上,早在2009年,北京市政协委员王杉就提出了关于“临时护士”的提案。她提出,北京的医院中有很多“临时护士”,她们平时和医院的正式护士进行着同样的劳动。但由于她们没有北京户口,只能签订临时的劳务合同,福利待遇和正式护士有较大差距,也不能参加工会。她希望相关部门能尽快解决临时护士与正式护士之间“同工不同酬”的问题。
此后,由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助理吴明牵头的《关于加强北京市护士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分析了合同护士大量存在的原因:“由于护理服务价格很低,很多医院认为护士不挣钱,护士数量越多医院越赔本,压缩护士人力数量成为医院降低成本的普遍手段,由于护士编制多年不增而对护士需求却逐年增加,再加上医院对护士成本的控制,医院主要依靠增加合同聘用和人事派遣护士数量来扩大护士队伍。”
“有关部门应适当增加各类医院的护士编制数,提高正式编制护士的比例。”吴明认为,如果不尽快扭转当前的局面,恐怕护士数量短缺还将加剧,护理的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医患关系也会加剧恶化。而这势必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即便是正式编制的护士最终也无法独善其身。
“强化聘用合同管理,建立健全聘用管理制度,医疗机构根据业务发展和工作需要聘用合同制护理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与聘用人员签订书面聘用合同,明确双方与工作有关的权利和义务;聘用合同的期限分为短期和中长期,鉴于护理工作的专业技术特性,一般应签订3年以上中长期合同;合同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受聘人员达到国家规定退休年龄的年限。医疗机构要完善对合同制护士的考核管理,规范解聘、辞聘制度,并把考核结果作为续聘、晋级、奖惩和解聘的依据。”卓小勤还建议说,尽快出台“执业护士法”,完善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保障护士合法权益。改革公立医院护理服务补偿机制,合理调整护理服务价格,完善分配激励机制,逐步提高护士实际收入。
吴明认为,大幅度提高护理费可能一时不能被社会所接受,因此建议提高医院护士人力支出的比例,规定医院中护士人力支出占总人力支出比例的最低;推行护士分层使用制度,在护士的使用上做到专业化,并在职称、收入等方面实行差别化,这样有利于提高护士自身的职业成就感和社会认同感。此外,还应保障护士待遇和合法权益,加大对医疗机构的监督力度。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