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博医疗-专业的儿科医疗连锁机构
作者: 发布时间:2015-06-29 转至微博:
医药网6月24日讯 2015是医药政策大年,注定会以里程碑来载入医药行业史册。
所以当卫计委的70号文以通知形式下发后,没有多少人真的在意它到底说了啥,什么采购范围、药占比、集中采购,都是陈年滥调。一直都在说,一直都没有好好执行。
就拿最敏感的药占比来说,70号文刚刚规定医院药占比要降到30%以下,就有行业专家开始替医院支招如何规避药占比限制,并且认为普药将会被赶出医院。
必须承认仅仅依靠药占比这一个KPI 就想控制医院药费开支是痴心妄想,医院只需要改变几个姿势就可以继续爽下去,比如通过拆分药品处方、增加临床检查和治疗项目、药房外包或直接定点外配。何况全国十几万家医院千差万别,药占比30%一刀切也不科学。
既然不科学又不能执行,70号文出来大家就把它当做套话付之一笑。类似的政策出来很多,像分开、零差价销售、基药用药比例等等,只要公立独大又效率不高,靠卖药赚钱的本质就难以消除,药占比之类的不过就是一只纸老虎。最多1-2年里有点影响,之后医院收入基数增长了,药费也可以水涨船高。
在两周前的中国医院管理周上听完国家医改主要操盘手的报告后,感到政策制定者的思路清楚周全并且决心甚大,尽管推进速度未如预期,但坚持基本医疗、保基本、强基层的方向始终非常清晰。
医改中最艰巨的公立医院改革的顶层设计已经定稿,今年将在100个城市试点,重点就是通过破除以药养医来建立新的运行机制。药品消费占中国医疗费用的一半时,医改从药改入手就很正常。政策在不增加老百姓负担、不增加医保负担、不影响医院运行前提下,可以着手的就是药品价格、流通环节和支付手段。
本来我也是不相信药占比的,但是看到在它上游有降价、带量、价格谈判、二次议价、医院零差价销售等降价方法伺候,和它在一起的有医院基药和低价药比例要求,在它下游的有临床治疗路径、医保支付基准价、按病种预付费等办法,还没算打击商业贿赂和底价走票行为等外围手段,现在我只能相信它是一只真老虎了。
如果这只老虎扑向药企,它会先从哪里下口?跟之前文章观点不同,我认为先遭殃的绝不是普药和低价药,道理很简单:
1,别忘了医院还有使用基药和低价药的比例规定哦,二级医院50%和三级医院30%也是硬指标;530种低价药可是得到国家8部门联合支持的,集中采购、直接挂网,符合保基本、控药费的主流,医院未来不用也得用;
2,普药价格总体偏低又基本都在医保目录内,属于临床常规品种。几块钱一天药费的品种,就算医院完全不用又能降低多少药占比?相反使用低价药可以减少高价药使用,毕竟高价药在疗效上明显超过低价药其实不多。
所以我认为总体而言新药、高价药(尤其是口服品种)、非一线治疗药、辅助用药被药占比限制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例如使用泛滥的部分中药注射剂、口服肿瘤靶向药物、慢性病中的ARB和DPP-4药物、胸腺五肽等免疫调节剂之类可能会首当其冲。对于过专利的原研药显然也不是好消息,医院在压力之下用国产品种替代的可能性将大增;
3,影响大小还要分公立医院等级和地区来看,沿海城市的三甲医院和西部县级医院用药品种天差地别,靠医疗服务和检查收入赚钱的能力也实力悬殊。医疗实力强的医院比较有魄力严格执行药占比,对药企冲击甚大;实力一般的医院难免花招频出,间接帮药企缓口气;
4,70号文还强调对院内药品品种的限制,强化一品两规,强化现有品种的招标优势,对于小品种和新上市药品进医院销售带来更大阻力;
5,药品院外和网上销售的游戏规则和风险不同于医院:不仅在在购买流程和报销方式上,医患关系紧张的大环境下医生让患者院外购药的沟通工作、跑方问题、统方问题,针对患者推广的方式与合规问题,都是缺少成功先例,需要药企早早探索的。
站在药企角度,药占比限制对临床必需又价格低廉的品种是利好,对其它品种都是利空。然而后者带来的利润远远超过前者,因此对药企它可能是要把骆驼压死的又一根稻草。
现在所谓“医保、独家、单独定价”就算好品种的事就快过时,临床必需的长线小品种将会带来更多惊喜,但是有多少厂家和个人的头脑能意识到并愿意发生改变呢?过去喊了太多次狼来了,在你麻木的时候突然真的来了,而且还是只老虎!
站在医院角度,药占比压缩到30%是个痛苦但并非完不成的使命。压缩的关键不是简单降价、替换或干脆把某些品种踢出院外,这种治标的方法很快又会带来药占比反弹。
从福建三明和沈阳军区总院的执行来看,优化治疗方案、改变临床习惯和增加医院合法收入才是关键。未来医院不仅要继续面临临床质量、服务品质、医疗成本、医患关系的挑战,还要拥抱互联网,再学习这么多管理和医保新政,院长们可太不好当了。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