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博医疗-专业的儿科医疗连锁机构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16 转至微博:
医药网6月15日讯 近年来,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于验证,尤其是冷链药品设施设备的验证非常重视。2016年1月1日至6月1日,在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各项检查中,企业因为验证工作不符要求而被令限期整改的有10家。
验证,对于许多从事药品经营质量管理的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对于验证,许多人仍不理解,不知道验证的目的及意义何在?在企业药品经营过程中能起到什么作用?甚至有部分企业将设备校准与验证混淆,认为设备校准后无需再进行验证。这种观念的产生,笔者认为是由于企业对验证相关法律的不理解。
1、为什么要进行验证?
在药品生产领域,很早就要求进行“验证”了。生产的验证,目的是为了验明药品生产管理环节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否得到有效控制。既然药品生产企业从要从源头上对药品的质量进行严格管理控制,那么在药品市场流通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也不能存在管理空白。
2013年10月23日,CFDA发布了《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冷藏、冷冻药品的储存与运输管理等5个附录的公告(第38号)。
对于药品流通领域来说,其中的附录5《验证管理》,正是为了规范药品流通领域:企业能否依照药品的储存及运输特性,确认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及运行,能否满足药品特性的储运条件;防止药品在储存与运输的过程中发生药品质量问题,从而影响到人民群众安全用药。
2、什么设施设备需要验证?
附录5《验证管理》里明确规定,验证范围与内容包括:冷库、冷藏车、冷藏箱、保温箱以及温湿度自动监测系统。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连锁企业没有冷库,冷链药品使用冷柜进行药品储存,那么冷柜需要进行验证吗?验证,要根据药品的储存及运输特性,验证相关设施设备的安装及运行,能否满足药品特性的储运条件。企业所使用的冷柜用于药品的储存,因而对于冷柜的验证显然是需要的。
3、如何验证?
首先,必须使用经过法定计量机构校准合格后的温度传感器,温度测量的最大允许误差为±0.5℃,其校准证书作为验证报告必要附件(校准证书可使用复印件),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的间隔不得大于5分钟。
其次,应当根据要求在被验证设施设备内进行一次性同步布点,确保各测点采集数据的同步、有效。
合理设置验证测点,需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①布点的均匀性、特殊项目及特殊位置专门布点;
②各库房均匀性布点数量不得少于9个,包括仓间各角及中心位置,每两个测点水平间距不得大于5米,垂直距离不得超过2米;
③库房每个作业出入口及风机出风口至少布置5个测点,库房中的货架或建筑结构风向死角位置至少布置3个测点;
④20立方米以下的冷藏车测点数量不得少于9个,每增加20立方米增加9个测点,不足20立方米的,按20立方米计算;
⑤冷藏箱或保温箱的测点数量不得少于5个。
此外,确定适宜的持续验证时间,以保证验证数据的充分、有效及连续。附录5明确要求冷库、冷藏车、保温箱或冷藏箱均需在温度达到规定要求并运行稳定之后,方可开始采集数据。冷库采集时间不得少于48小时,冷藏车采集时间不得少于5小时,保温箱或冷藏箱满载后应按照最长的运输配送时间连续采集数据。
最后,根据附录5《验证管理》里对于被验证设施设备的验证项目的要求,进行不同项目的测试。其中冷链设施设备(冷库、冷藏车、冷藏箱或保温箱)验证,均需对本地区的高温或者低温等极端外部环境条件,分别进行保温效果评估。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在极冷或极热的气候段,储运冷链药品的设施设备能否保证冷链药品储运过程中的温度始终符合药品储存条件要求。
除此之外,冷库与冷藏车进行初次使用前或者改造后重新使用前,还需进行空载及满载的验证。空载验证的意义在于,测试设施设备是否有效运行,分析设施设备内温度分布特性及划分最佳药品储存区域,设施设备监测系统配置的测点终端参数及安装位置的确认。如果说空载验证是理论化,那么满载验证则是在空载验证的基础上实际化,从空载验证出的数据基础上,判断所验证出的数据是否能真正运用于实际操作。
为了保障冷链药品的运输,保温箱与冷藏箱则需要进行运输最长时限的验证。而最长时限如何界定呢?应该以运输路途最远的客户为准,计算药品运输至该客户所需要的路途时间,加上路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的处理时间,所使用的保温箱或冷藏箱能否满足此时限的药品运输,保证运输过程中温度始终满足药品储存条件。
4、验证后还需要做什么?
企业应当根据验证出的参数及条件,正确、合理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及监测系统,验证的结果应当作为企业制定或修订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相关内容的依据。如保温箱开箱作业箱内温度分布及变化影响验证,所得出的数据为保温箱在开箱2分钟时箱内的温度超标,那么企业应当制定保温箱的操作规程为:保温箱开箱作业时间不得超过两分钟。企业日常进行保温箱开箱作业时应根据所得出的开箱时限,进行保温箱开箱作业。
未经验证的设施设备,不得用于冷藏、冷冻药品的储存和运输。
如企业自己无法进行验证的,可邀请具备相应能力的第三方机构进行,但企业人员应参与验证工作,企业质量负责人需负责对验证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协调与审批,质量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仓储、运输等部门共同实施,以确保验证实施的全过程符合及附录5的要求。
关键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