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泰博医疗 > 泰博医疗 > 行业新闻 >

业内建言中药“走出去”:中成药更易被接受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8-01 转至微博:

  医药网7月28日讯 国际化,一直是我国中医药的老大难问题。据国务院新闻办发布的首部《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介绍,中医药传播目前已遍及183个国家和地区。然而海关统计数据却显示,2016年我国中药贸易总额46亿美元,同比下降4.08%,为近十年来的首次负增长。其中,出口额为34.26亿美元,同比下滑9.13%。
 
  与整体市场的低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知名药企靓丽的出口成绩单。2016年同仁堂集团海外业务收入7.43亿,连续7年保持增长,年均复合增速约20%。以产品出口为主要外贸形式的片仔癀2016年出口额3077万美元,占当年我国中成药出口额的13.7%,连续十多年保持增长,位居我国中成药单一品种出口第一。冷热两重天,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业内人士认为,让中药真正走出去的关键是让中药成为真正的中“药”。
 
  何谓真正的中药?准确来说是中成药,而舆论热议的中药(比如虫草、石斛等),往往是中。品牌专家尹杰说,社会上对中药材的哄抬炒作,各色中、国医馆和神医、专家的泛滥,让中药在国内外消费者心中的整体形象低下,“正是由于混淆了中药材与中成药之间的差别,中的国际形象被普遍拉低。而片仔癀、云南白药、安宫牛黄丸、六神丸等中成药与西药一样,服用后不久即可见效,显然比一般中草药更容易赢得消费者。”
 
   “将中药材加工成中成药,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尹杰表示,与西药相比,国际化的一大瓶颈在于量化研究缺乏。在美国、欧盟等很多国家和地区,中药缺乏合法的身份。特别是《欧洲传统植物药注册指令》规定生效后,中药在欧盟市场面临被迫退市的危险。片仔癀药业董事长刘建顺说,中药含有多种成分,中成药的复方药由几十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加工处理时这些物质又可能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所以在制成中成药后,即使采用最先进的仪器也很难分析出它的原始配方和生产工艺。

关键词: 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