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泰博医疗 > 泰博医疗 > 行业新闻 >

国内首部《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发布

作者: 发布时间:2015-12-01 转至微博:

  医药网11月28日讯 11月 26日,中华学会联合中国中药协会、中国针灸学会、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和中国药膳研究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药学基本术语》、《常用特色药膳技术指南》等109项中医药团体标准,其中,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中医神志病诊疗指南》、《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规范•摄像环境》等32项标准。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涵盖30种神志病
 
  据了解,中华中医药学会本次发布的《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是国内第一部指导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的技术规范性文件。指南共分为两个部分,包含30个神志病科疾病。第一部分为“中医病证部分”,选择中医疗效具有相对优势的22个病种进行编写,采用中医病名,阐述中医辨治,重在保持中医特色;第二部分为“西医疾病部分”,选取临床常见及具有中医诊疗优势的8个病种进行编写,采用西医病名,提供西医诊断依据,重点强调和突出中医辨证论治。
 
  当代人社会压力不断加剧,各类精神、心理应激因素急剧增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推算,到2020年中国由精神疾病导致的医药费用负担将上升到各类疾病医药费用总负担的1/4,严重危害和影响了人们的身心和社会稳定,精神卫生问题作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和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共识。长久以来,西医学作为该类疾病的临床主导诊疗方式日益暴露出其作用的两重性,药物副作用、药物依赖性等问题日益突出,而传统中医药疗法则逐渐凸显并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与优势,人们逐渐把视角落在传统医学身上,中医神志病学正是适应这种社会与时代要求而产生的一门重要的兼顾基础理论与临床应用的学科,其理论体系、预防体系和诊疗体系皆以中医学思维模式构建,体现了显著的中医特色和优势。
 
  然而,目前我国对中医神志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的评价不一,影响治疗方案的优化和规范,严重阻碍了药防治神志病能力的发挥及中医神志病学术的发展。因此,研究和规范中医神志病临床证候诊断及辨证标准、治疗及用药规律,将有助于提高神志病的整体临床诊疗水平,提升中医药医疗技术服务在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中的作用及贡献力。《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为全面构建中医神志病预防体系、诊疗体系、康复保健体系,构建全民精神、心理健康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及“医疗-社区-家庭”一体化、可持续神志病防治与康复体系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与保障。据了解,指南发布后,中华中学会将继续致力于推广实施工作,组织制定、发布指南使用手册或指南的解读、注释说明,以便临床医生充分有效使用指南。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注重个体化诊疗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在制定过程中以科学性、实用性、先进性和符合中医实际为基本原则,明确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定的程序、方法、结构,借鉴国际上通用的临床实践指南制定方法的基础上,注重解决中医个体化诊疗,行之有效的中药汤剂很难开展高水平的RCT临床试验,中医古代文献证据级别较低等问题,既保证科学性,又符合中医实际。标准正文共设6章和2个附录,主要介绍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的程序及方法,规定了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的结构及编写要求。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发布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作为项目承担单位,学会将组织继续跟踪国内外临床指南制定程序和方法学研究成果,进一步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定的方法学研究,为《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制通则》的修订,提高临床指南适用性和应用性提供更好的方法学指导。
 
  此外,发布会上还发布了《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规范·摄像环境》,内容包括中医红外热成像摄像环境、室内温度、室内通风等术语的解释,以及索引和参考文献等一般内容。《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规范·摄像环境》的发布,对中医红外热成像环境检测者和被检测者在检测过程中具有客观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